风险提示:远离“人伤黄牛”,正确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
l 案例
某企业员工在工作岗位发生意外事故,造成身体多处骨折。后期向保险公司索赔时,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发现索赔对接人员可疑;经过调查核实,对接人员为“人伤黄牛”,保险公司及时沟通伤者本人和企业,切断“人伤黄牛”接入环节,指导伤者和企业完成索赔材料的收集,按照保单约定,将相应理赔款项支付伤者账户,避免伤者利益受损,获得伤者和企业一致认可。
l 案例分析
在理赔调查过程中,了解到该伤者住院治疗期间,有“好心人”主动和该伤者拉近关系,并提出协助向保险公司索赔,要求先支付一定酬金。保险公司在案件调查过程中,及时提醒伤者谨防“人伤黄牛”,避免相关利益受损。
l 风险提示
“人伤黄牛”目前活跃在交通事故、意外事故、重大疾病等领域,通过多种非法手段获取、购买相应保险保障的伤者相关信息,以承诺协助向保险公司高额索赔的方式获取伤者信任,并收取高额酬金,并从中截取保险赔款等,达到非法获利目的,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由于“人伤黄牛”造成伤者和保险公司利益受损,扰乱了保险环境,近年来,多地银保监局和公安局,单独或联合发布相应文件,打击并治理“人伤黄牛”乱象。
消费者可通过五种有效方式,防范“人伤黄牛”:
1.出险及时报案;
2.拒绝签署代理协议;
3.和保险公司共同委托评残;
4.拒绝授权代为领款;
5.远离保险欺诈行为。
来源:鑫安保险
作者:刘俊涛
编辑:刘俊涛
初审:李梦竹
复审:宋昕
终审:杨春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