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险2.0时代思考:我国车险改革的“本”与“源”
作者:本站 来源:和讯保险 2015-05-29

        车险在我国财产保险领域占据“举足轻重”的地位,也就成为了“兵家必争之地”,其既担负着支撑行业发展的重任,同时,也面临着行业社会形象和责任的挑战。此外,随着汽车逐步走进千家万户,车险,已经从一种小众的金融服务,逐步演变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“日用品”。因此,无论是经营理念,还是服务能力,保险行业均需要做“代际”的思考和改变。

  这次车险改革源起“高保低赔”。从技术的角度看,传统的车险不是“高保低赔”,而是“怎么保,怎么赔”。但问题的关键是面向未来,特别是随着客户时代的到来,保险行业需要回答:车险应当“怎么保,怎么赔”!

  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,即将启动的商业车险改革,无疑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,行业内外有担忧和顾虑是在所难免,但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形势看,改革“势在必行”,而成功的关键是“正本清源”。

  面向未来,行业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:“本”与“源”,以及“正”。

  1)什么是“本”,包括保险、经营和企业之本,乃至是“为人”与“处世”之本;

  2)什么是“源”,包括发展,特别合规发展之源;盈利,特别是价值创造之源;

  3)什么是“正”,包括为什么要“正”,特别是对“正”的厘清、明确和坚定;

  本 -- 消费维权

  在我国车险业务发展过程中,面临的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是消费者满意度不高,背后固然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因素,但更有市场体制机制的因素。

  企业均声称要“以客户为中心”,但更多的是一种口号,是一种外在趋势和压力使然。“客户意识”的培养,不仅仅需要理念和技术转变,更需要基于市场机制的驱动。

  保险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“群众事业”,现代商业注重的是“客户体验”,因此,这次改革的基本和根本诉求通过“还权”与消费者和市场,继而实现“维权”,并形成一种倒逼机制,推动行业管理和服务的提升。

  行业需要形成共识:消费者的满意和认可是行业根本,也是行业最大的利益,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。

  本 --- 合规经营

  在我国车险快速发展的同时,无序竞争和违规经营始终是行业难以摆脱的梦魇,并陷入“谁先规范,谁先死”的魔咒,导致了“劣币逐良币”的尴尬。尽管监管部门也频频出手,出台了诸如“70号文件”的干预手段,但仍难以摆脱“规范、破坏、再规范、再破坏”的怪圈。

  究其原因,问题的症结在于:看似规范和严格的费率管理体制,但在合规经营文化和责任主体意识缺失的背景下,就出现了对“折扣”和“手续费率”等工具的滥用,结果是费率体系形同虚设,经营效益无从保证,行业形象令人担忧。

  近年来,我国车险一直处于承保亏损状态,其中交强险更成为重灾区,除少数几家公司外,相当多的公司处于承保亏损状态。

 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:强化企业的责任主体意识和自主经营的积极性,为合规和科学经营营造制度环境。一方面将定价权交还给企业,调动其科学经营的能动性;另一方面将依法合规和经营责任也交还给企业。同时,通过过程监管和社会监督,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和制衡机制。

  本 – 行业效率

  由于过于行政化的条款和费率管理制度,导致企业缺乏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于是,无论是汽车行业的零整比和修理费的垄断问题,还是车行等渠道费用的“漫天要价”问题,以及个别地区的“滥诉”问题,最终均通过车险保费这个“漏斗”转嫁给了消费者。车险,显然成了这些社会问题存在和泛滥的“帮凶”,更重要的是行业效率已成为了社会的诟病对象,并面临来自汽车产业链和互联网行业的挑战。

  这次改革就是要通过理顺逻辑,合理结构,明确关系,强化责任,一方面推动差异化条款和费率,确保风险与保费更加科学合理地匹配,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;另一方面倒逼企业自身效率的提升,包括销售模式和渠道管理改革,也包括对汽车产业、维修行业和医疗救助等领域形成社会化的制衡机制,继而全面提升行业的社会风险管理总效率。

  本 – 稳中求进

  保险的最大社会诉求是稳定预期,发挥“稳定器”的作用,因此,“稳定”是行业的基本逻辑,更是行业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根本取向。

  如果行业自身都不稳定,又何谈稳定他人和社会。因此,行业,无论到什么时候,均要将稳定视为生命线,视为诚信的基础,改革更是这样,平稳过渡是改革的重要诉求。

  改革不应被简单地解读为“费率市场化”,更不是“自由化”,它是我国保险市场体制机制改革的全面深化,是系统工程,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循序渐进。

  稳,就是平稳,步,就是分步。改革方案在充分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基础上,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,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,确保有序和可控。

  改革采用了试点先行,动态监控,实时干预等方法,同时,具体并明确了高管人员的经营责任,确保大胆探索与谨慎推进的结合。

  源 -- 减量管理

  传统保险理论是基于“等量管理”的原理,即是一种存量、静态和等量的再分配模式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效率革命,将对“等量管理”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。面向未来,保险业需要从价值创造的视角,向“减量管理”模式变革,即实现一种动态、减量和分享式管理。

  保险业要更多和更好地扮演被保险人,乃至社会集体利益“代理人”的角色,通过产业链的前向和后向的一体化整合,为 客户创造价值,并促进社会福祉提升。

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4年启动了“零整比”项目,惠及社会,推动进步。车险改革通过引入“车型系数”,推动汽车行业的理性和科学经营。

  源 --- 客户体验

  我国保险业面临“两难”的尴尬,一方面行业发展难,另一方面社会和客户需求满足难。深层次的原因是“不尽人意”的客户体验,让人“望而却步”,不敢“托付终身”。

  商业将进入“体验经济”时代,互联网将加速这一进程。车险作为“日用品”,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体验。良好的客户体验既是发展之源,也是盈利之源。

  从管理的角度看,客户体验的关键是设身处境,将心比心。“客户界面”与“客户时刻”是两大关键环节。客户关系管理固然重要,但多数企业更多地是将其作为管理工具,而不是服务手段,于是,往往事与愿违,适得其反。

  从经营理念的角度看,需要真正意义上的“主语”转换,实现对“本末倒置”的反思与矫正,让客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“中心”。从行业目前的情况看,差距还很大,但这也意味着机会和空间巨大!

  源 – 跨界协同

  互联网将重新定义行业和企业,同时,基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解构与重构,将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方法。未来势必属于: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。

  车险,需要“走出去”,用跨界和共赢的思维,以“发现需求,服务社会”和“提高效率,创造价值”两个视角,去实现前后向,乃至多维的合作与协同,继而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新商业模式。

  从技术的角度看,需要有跨界和敏锐的洞察力,并能够发现“价值洼地”,通过构建新模式实现并分享价值。

  从理念的角度看,需要有基于全局和互联网的思维能力,更需要有一种“成人达己”的智慧和境界。

  源 – 科技创新

  车联网为基于使用的保险模式(UBI)提供了实现可能,从根本上解决经营和定价困境。同时,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科学和周到的服务,更能够为改善驾驶行为,推动绿色出行,构建和谐交通环境发挥积极作用。

  汽车保险无疑将成为推动车联网技术进步和应用的关键动力。

  结语

  改革对行业而言,就像一场大考,我们除了需要对车险经营管理“本”与“源”的回望、清晰和坚定外,更重要的是学会“正”,包括正心、正思、正见、正识与正行!

  改革的好事能否办好,关键还取决于行业的集体理性和共识。关键是:要少一点单打独斗,多一点荣辱与共,少一点“任性”,多一点“克己复礼”。同时,要有理想,但又不能理想化。因为,行业的未来在行业自己的手里心中!因为,行业将迎来车险 2.0 时代!

友情链接
联系我们

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-800-900 | 客服邮箱 4000800900@faf.com.cn

版权所有:鑫安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/许可证编号:吉ICP备2021003219号-2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301号
该网站已支持IPv6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鑫安保险